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8篇
  免费   1527篇
  国内免费   2076篇
安全科学   1694篇
废物处理   366篇
环保管理   4242篇
综合类   8842篇
基础理论   1550篇
环境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731篇
评价与监测   1818篇
社会与环境   1067篇
灾害及防治   15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721篇
  2016年   763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830篇
  2013年   1169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222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938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1093篇
  2006年   1072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626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546篇
  1999年   399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1篇
  1975年   20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use of message carriers to conve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to promote eco-purchasing involvement. The work tests various media formats transmitted via social media.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vs. peer communication in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mpaign in stimulating self-reported eco-purchasing involvement are indicated. The research varies communication dimensions of a fiction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mpaign sent through social media. Multiple media formats; new release; article; and advertisement were tested, as was the inclusion of social media persuasive sentiment. The analysis of source/format combinations and source/format/sentiment combinations fou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consumer-to-consumer communication in stimulating eco-purchasing involvement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n emerging role for the consumer communicator as a content co-creator and validates the effective use of articles and news releases instead of advertising on social media, yielding managerial and scholarl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2.
美国加州南岸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管理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监测管理经验(特别是运行管理模式)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管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简要介绍了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管理局( SCAQMD)的空气质量监测现状、监测网络布局、颗粒物采样方法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对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管理架构和PM2?5考核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建议从4个方面借鉴SCAQMD经验:试行“空气质量管理区”模式;开展专项研究网络建设;逐步开展手工监测采样和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提升数据挖掘水平,服务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23.
渤海湾入海溶解无机氮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渤海湾近岸海域的实际调查结果,采取生态物理耦合模型,对渤海湾的主要污染物-溶解无机氮(DIN)的基准环境容量和极小剩余海洋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渤海湾DIN的极小剩余海洋环境容量在Ⅰ类和Ⅱ类水质标准下均为负值,渤海湾的DIN已经超标。结合实际的海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应重点控制非点源的排放,加强上游携带入境污染物的处理,从总量上控制DIN入海污染通量,改善渤海湾水质。  相似文献   
24.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GC×GC TOF-MS)分析了混标样品Aroclor 1260、Aroclor 1254、Aroclor 1242中的多氯联苯(PCBs)单体,考察了在复杂体系下对7种PCBs指示剂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与优化柱系统的分离效果相比,136种单体的混标样品中共分离出121种单体,7种指示剂经一维和二维的保留时间及质谱定性,在121种单体的2D斑点图中清晰可辨。全二维对于复杂体系的PCBs和指示剂的分离表明其强大的分离能力和对于检测复杂体系中指示剂的分辨能力,对该类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利用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一期城市(郑州、开封)2013年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对这2个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若采用新标准,郑州、开封污染物年均浓度超标情况加重;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从51%、71%下降到35%和31%,下降了16和40个百分点;PM2.5的纳入是空气质量达标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大于NO2标准的收严和CO、O3纳入评价指标的影响,其超标率分别为58%(郑州)和63%(开封);且PM2.5取代PM10成为郑州、开封的首要污染物,其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均大于70%。  相似文献   
26.
探讨了环境监测的生产性问题。监测主体的生产性,即社会化大生产及其排污是环境监测的本源和主体;监测过程的生产性,即环境监测是社会化生产过程;监测价值的生产性,即环境监测价值通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针对环境监测业务中逆生产性问题,明确了环境监测业务发展3大方向,即加强污染源监测、发挥环境监测生产能力和提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使用价值。提出了创新环境监测站生产方式、发展社会监测力量和加强监测行业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法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对25个候选生物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出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EPT密度、敏感种分类单元比例、敏感物种数量、Hilsenhoff生物指数(HBI)6个核心参数构成的IBI评价指标。采用95%分位数法建立了IBI评价标准,将IBI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大于35.84为优,26.88~35.84为良好,17.92~26.88为一般,8.96~17.92为较差,小于8.96为很差。结果表明,建立的IBI评价方法适用于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松花江流域各位点30.0%生物状况为优和良好,23.3%为一般;46.7%为较差和很差,说明流域内近一半区域的水生态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流域生境质量主要处于一般-良好的状态;水质处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28.
汉丹江(陕西段)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8—2012年陕西省境内汉江、丹江干流1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秩相关系数法等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丹江(陕西段)断面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水质总体为优;水质综合污染状况呈下降趋势,其中汉江下降趋势显著;水质综合污染状况空间差异和区域分布特征明显,城区段污染大于郊区,各行政区段河流下游污染大于上游。流域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和营养盐因子影响,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工业源占比不大且排放行业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29.
针对目前交界断面水质监测与空气自动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质控难点,介绍了江苏省的解决办法。通过统一技术细节、联合监测及强化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自认定考核等手段,解决了交界断面水质监测技术纠纷;通过设立省级质管站、进行可信度评估等措施,强化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泰州市冬季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于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月7日对NO2,SO2,O3,CO,PM10和PM2.5进行了监测,结合地面气象资料和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与传输过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AQI优良率仅为25%,PM10和PM2.5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58.3%,75.0%;有机碳是泰州市ρ(PM2.5)中最高的化学组分,其次是富钾和元素碳。PM2.5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工业源、燃煤,分别占来源比例21.76%,16.52%,15.54%。局地污染源和不利气象条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